您的位置:首页>国内财经 >长护险申请服务:从“上门问”到“送上门”

长护险申请服务:从“上门问”到“送上门”

来源:  时间:2025-07-28 10:35:28  作者:祖兆林

□本报记者 祖兆林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不用出门就能申请长护险,这样的政策暖到了我们的心坎里。”近日,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街道居民王阿姨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握着人保财险镇江市分公司“先锋服务行动队”队员的手激动地说。自7月1日镇江市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制度正式将居民医保参保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以来,这样的暖心场景正在镇江丹徒区、润州区城乡不断上演。

政策扩面:长护险全覆盖

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制度,长护险旨在为重度失能人员提供专业护理服务和费用保障,减轻家庭照护压力。自7月1日镇江市长护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后,申请并通过重度失能等级评估的参保人员,均可选择入住定点护理机构、居家上门护理服务、亲情护理补助、基础护理服务和亲情护理补助相结合、特色护理服务和亲情护理补助相结合等5种保障类型的任意一种。

“我老伴是扬中市油坊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去年就开始享受长护险待遇,这让我们全家对照顾他更有了底气。”市民高女士说,老伴今年74岁,患有脑梗死、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思维不清,大小便失禁,长期卧床呈半植物人状态。2024年3月,老伴入住长护险定点护理机构扬中怡和护理院,享受24小时连续护理,长护险基金按每天50元标准与护理院结算。“一个月按30天算就是1500元,让我们的经济压力减轻了不少!”为了让老伴更好地感受到家庭亲情,当年6月,高女士将他接回家,重新为其选择了基础护理服务和亲情护理补助相结合的保障类型。“每个月专业护理机构都会提供7次上门服务,为他洗头、剪指甲,做一些基础护理,我们还能享受到10元一天的亲情护理补助。”高女士说,有了家人的陪护后,老伴的精神状态比以前好转了。

今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将纳入长护险保障范围,和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员长护险享受同等保障。这标志着镇江市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升民生福祉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将进一步增强参保人员应对失能风险的能力。

主动服务:“铁脚板”踏出惠民“加速度”

“过去是群众‘上门问’,现在是我们‘送上门’。”人保财险镇江市分公司作为长护险承办商保机构,迅速组建“先锋服务行动队”,发扬“铁脚板精神”,深入社区、村镇开展精准摸排。工作人员通过前期电话筛查、数据比对,锁定重度失能人员潜在群体,主动奔赴丹徒区上党镇、高桥镇、世业洲等,在该地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办理点,现场指导居民填写评估申请表、提交材料,让群众“少跑腿、零跑腿”。

截至7月21日,短短21天,“先锋服务行动队”已累计走访村(社区)38个,服务群众超3000人次,协助完成长护险待遇申请272人。“很多失能老人行动不便,家人也没时间跑腿,我们多走一步,群众就少些麻烦。”“先锋服务行动队”队员崔旭柘擦着额头的汗说,虽然连日高温,但看到群众满意的笑容,就觉得“值了”。


镇江市医疗保障局和经办机构为长护险客户提供温暖服务。政轩/摄

精准落地:让惠民政策“看得见、摸得着”

为确保政策红利直达群众,人保财险镇江市分公司配合医保部门简化申请流程、压缩办理时限,通过“线上+线下”双通道受理。符合条件的居民可通过“镇江长护”小程序在线申请,也可由“先锋服务行动队”协助办理,评估通过后即可享受居家上门护理、入住定点机构等多样化服务。

“长护险不仅解决了我母亲的照护难题,每月还有亲情护理补助费用发放,真是解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高桥镇居民张先生的母亲因脑梗导致重度失能,“先锋服务行动队”主动上门协助其办理待遇申请,评估通过后很快就有护理机构上门服务。

镇江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长护险制度覆盖范围是今年镇江市民生实事项目之一,长护险保费由个人、医保统筹基金、财政按比例分担,资金筹集按每人每年100元标准减半征收,即个人负担15元,医保统筹基金负担20元,财政负担15元。

下阶段,医保部门将在制度建设、筹资机制、经办流程、办事体验等方面持续优化提升,健全长护险服务体系,延伸保障范围,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政策宣传,把这项关系民生福祉的实事办好,确保有需要的重度失能人群享受到长护险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