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时间:2025-09-23 09:40:45 作者:冯娜娜
9月2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发布会上表示,对资本市场来说,过去5年是极不寻常的5年。面对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中国证监会与各方一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体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稳市场、稳预期、稳信心,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持续形成并不断巩固。
打下坚实基础
吴清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了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也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一,“四梁八柱”的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法治体系进一步健全。去年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中国证监会又会同相关方面相继出台了60余项配套规则,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打下制度基础。
第二,多层次、广覆盖的市场体系更加完备。纵深推进科创板、创业板改革,设立并高质量推进北交所建设,持续深化新三板改革,稳步发展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股权市场。今年8月,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日趋丰富。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第三,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不断健全。近5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达到31.6%。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第四,协同发力的稳市机制逐步完善。面对多重超预期风险挑战,中国证监会协同各宏观管理、金融管理、国资部门和相关市场主体加强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有效防范市场大幅波动和系统性风险。“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第五,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形成。“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30%,执法震慑进一步增强,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生态进一步净化。
筑牢监管防线
严守风险底线
“过去5年资本市场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复杂深刻变化,外部输入性风险挑战可以说是风高浪急,国内部分领域风险‘水落石出’,资本市场作为各类风险交汇地和敏感带首当其冲。”吴清表示,中国证监会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监管防线,严守风险底线。
中国证监会坚决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同时强化与有关方面的协调联动,支持汇金公司、社保、保险、证券基金和上市公司等发挥内在稳定作用,共同打好“组合拳”,筑牢防波堤防浪堤,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在稳妥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方面,吴清表示,坚持严控增量、稳减存量、严防爆雷,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私募基金风险整治扎实推进,约7000家僵尸机构完成出清,“伪私募”等增量风险基本得到遏制。关闭金交所、“伪金交所”成效明显。
吴清表示,大幅增强监管执法的有效性、震慑力。一方面,聚焦财务造假等投资者深恶痛绝的违法违规问题,既“追首恶”又“惩帮凶”,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惩防体系,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另一方面,用好用足法律所赋予手段,依法从严。联合最高法印发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不断完善行政、民事、刑事追责体系。5年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一批责任人被依法严肃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切,推动出台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一系列制度,事前事中事后有序衔接的投保体系持续健全。一批标志性案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地,提升了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