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金融信息网 时间:2024-12-04 15:07:06 作者:汤惠兰
最近,一个名叫“岩造村”的小村庄,突然在朋友圈里火了,慕名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来访的游客被岩造村的“八大怪”所吸引,惊叹于这个小小村庄竟如此“深藏不露”、“秀外慧中”,究竟是什么样的魅力,让人们对于岩造村如此痴迷而流连忘返?笔者为寻求答案驱车前往一探究竟。
从县城出发,大约30分钟,广西天等县进远乡的路牌映入眼帘,迎着山风再开出2公里,岩造村赫然出现在眼前,村口不大,但是矗立着一堵由青砖砌起来的形象墙,非常显眼。“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字眼让人立马感受到一股庄严的气息。在村支书的热情招待下,笔者得以近距离感受“魅力岩造”的风采,深入实地探寻岩造村“八大怪”的由来。
第一怪:村和屯不分。岩造村是天等县唯一一个只有一个自然屯的行政村,即一个村就是一个屯,一个屯就是一个村,全村共658户2473人,设有1个党总支部和3个党支部,共75名党员。由于村子人口多,为了便于管理,岩造将村子分为17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选出村民代表,由村民代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所以在岩造村,没有村屯之分,只有组别不同,各个村民小组之间互通有无,相互帮助,邻里关系十分融洽。
第二怪:贫和富同仁。岩造村倡导“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在岩造村,不管你是布衣百姓,还是身份显赫的成功人士,遇到村内白事,只能下“人情费”20元,多的不收,白事吃席不允许“饭后打包”,只能吃完后离席。这项规定由岩造村“红白理事会”提议,全村17个村民小组审议通过,通过这个举措,狠刹了白事大操大办的陋习。为了让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岩造村还自编自创了村规民约“三字经”,村民组建快板队,这支快板队经常在县内演出,通过快板传唱的方式,让村规民约耳熟能详,人人知晓。
第三怪:寡妇不离村。岩造村有一名邓氏的寡妇,二十年前从外地嫁到岩造村,夫妻二人伉俪情深,幸福经营自己的小家,不料天有不测风雨,刚结婚没几年,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和年事已高的老母亲,在是否重新嫁人追逐个人幸福和留下来撑起这个破碎的家庭之间,邓氏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后者,她说,丈夫待她于真心,家婆视她如女儿,她没有理由离开。她的义举感动了全村,为了树立榜样标杆,弘扬良好家风家训,岩造村多年来坚持评选村内的勤廉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全村形成崇尚文明新风,传扬优良传统的浓厚氛围,到目前为止,岩造村经过党员大会选举出来的勤廉榜样共12名,为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岩造村还用心的将勤廉榜样的先进事迹和家风家训上墙,在村内营造了浓厚的崇廉学廉的社会氛围。
第四怪:选举不落人。岩造村有一个在民间颇具影响力的组织,这个组织叫做“党群共治会”。这个“党群共治会”由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组成,通过协商议事的形式开展村级事务管理。岩造村多年来形成了“白天不开会,晚上开大会”的习惯,由于晚上开会,全员到场,很多问题得以高效率的解决,群众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增长,岩造村的党群共治会影响力与日俱增。特别在每五年的换届选举期间,“党群共治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选举出群众满意的村两委成员,党群共治会对选民资格进行严格把关,联合在外流动党支部,对在外选民一一登记,岩造村连续多届没有出现遗漏选民的现象。具有参选资格的候选人,登台进行选举演说,群众当场投票当场唱票,得票最高者当选,岩造村选举出来的村两委成员,都是在当地群众口碑很好,群众基础深厚的能人。本届当选的村支书潘宗志,是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个人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带领群众发展韭菜种植、山茶油种植等村集体经济,组织修路建设村级北门亭广场等,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由于乡村治理工作突出,岩造村在2023年荣获全国第九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第五怪:漫画涂满村。走进岩造村,不禁被墙上一幅幅漫画所吸引。岩造村漫画涂鸦的爱好从十年前开始盛行,当时为了宣传反邪教,村里的漫画家利用村民墙面,从开始的一幅、两幅,到后来的整条进村的街道两旁,都画满了反邪教的涂鸦式漫画,村民在行走间就能感受到漫画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愉悦感受,又能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文明新风的心灵洗涤。得益于群众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岩造村的漫画墙从最初的零散作画,到现在的大幅制作,主题突出,从单一的反邪教到清廉文化、文明新风、家风家训等丰富的内容,岩造村的漫画墙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24年岩造村被评为天等县清廉文化教育基地。
第六怪:遍地石匠人。“岩”的本意是石头,岩造村顾名思义是石头上建起来的村庄,由于岩造当地石头多,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村里的能人巧匠就利用石头多的天然优势,通过手工打造极具特色的石磨石驽石狗等石具,特别是石磨,是用于磨豆腐的工具,这些石磨在市场上非常畅销,逐渐成为岩造村众多石匠赖以生存的手艺,所以岩造村一直有“石匠之乡”的美誉。村里玉老师傅手工精良,经过他手工打磨的石磨和石狗,做工精细,栩栩如生,这些手工打造的石具正逐渐摆脱生活用品的形象,成为新一代年轻人争相追逐的艺术品,用于收藏和鉴赏,玉老师傅也被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目前岩造村从事手工雕刻的石匠经过技能培训后华丽转身,成为兼石磨打造和建筑工程为一体的新石匠人,现在走近岩造村,村头的形象墙和沿路“三微景观”等,都是岩造石匠精心打造出来的,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第七怪:鱼和花共生。岩造村内有一个大池塘,大约400平米左右,以前是一个飘满浮萍,气味呛鼻的臭水塘,但是去年在这个鱼塘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一户靠近池塘的村民家在做晚饭的时候,不小心将一个莲藕头掉进池塘里,没曾想到了过了几个月,竟然长出几朵莲花,经过两年的生长,现在岩造村的池塘竟长满了莲花,微风吹来,莲花风姿摇曳,在阳光下甚是好看。原来,莲花能够在这里生长,全靠岩造村实施的“西水东送”工程,这个工程是县级实施的水利项目,从距离岩造村1.8公里外的水源点将地下水引入岩造村,从而改善岩造村的水质,岩造村的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将蓄水池改造为可供孩童嬉戏的游泳池和供大人使用的盥洗池,用过的池水再流入池塘,经管道流出,将岩造村的死水塘改造成为了有活水循环的生态池塘,为莲花的生长创造了条件。经过改造后的池塘,水质变得清澈了,池塘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了,群众茶余饭后有了可供休闲的地方,“西水东送”工程是近年来进远乡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做的最为成功的项目之一。岩造村的村民亲切的将池塘唤作“廉心苑”,寓意清廉之地盛开廉洁之花。今年,岩造村还将鱼苗放置池塘内,打造出一幅“鱼戏莲叶间”妙趣横生的景象,“廉心苑”逐渐成为岩造村最亮眼的打卡点。
第八怪:个个考高分。 岩造村的人口不多,不到2500人的小村庄,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家家都出一名干部,其中县内从政的就有100多人。原来,这与岩造村素来崇尚“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有关。岩造村重视教育是出了名的,自从2019年成立尊师重教会以来,岩造村通过乡贤捐资助学的方式,奖励优秀学子,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反哺家乡。五年来,岩造村乡贤共筹集助学金31.3万元,奖励小学至大学优秀学子292名。岩造村5年来共培养出10名研究生,65名本科生。其中,玉豪、杨博淳等优秀学子分别考取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研究生、浙江大学研究生,成为岩造村走出村子,走向世界的优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