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要闻>金融助力描绘“三农”好“丰”景

金融助力描绘“三农”好“丰”景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时间:2025-09-24 13:24:54  作者:董林杨 房文彬 胡杨

 

 

 

□董林杨 本报记者 房文彬 胡杨

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后,各地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充分展现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银行保险机构聚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将资金资源向“三农”倾斜,为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贡献金融力量。

助力享受美好生活

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也是全民的盛会。今年丰收节的亮点之一是深入打造金秋消费季活动,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吸引市民走进乡村深度体验,让城乡居民共享丰收喜悦。

农业银行是“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现场布展的唯一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该行通过“金融+场景”立体展示了金融惠农的丰硕成果。

为了更好地开展庆丰收促消费活动,农业银行拿出“真金白银”助力消费,面向客户推出首次绑卡赠送总额1.1亿元大礼包活动和总额3000万元的信用卡消费返现活动,让利给消费者。

华夏银行也发布了丰收节金融惠农举措,包括推出龙e贷、新市民菁英e贷等线上产品,联动京东等商户开展国补品牌分期满减及免息分期活动,提供乡村振兴主题卡和“零钱包”服务,强化惠农富农消费金融支持,激发人民群众消费活力。

恰逢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启动,多地金融机构将普及金融知识融入节庆场景,开展助农惠农服务活动,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

“我教大家一个简单识别假币的方法,转动观察最新版纸币正面中部面额数字颜色变化……”9月19日,陕西农信汉阴农商银行金融知识宣讲员走进丰收节陕西安康主场活动现场,普及反诈、防范非法集资、反假货币等金融知识,提升群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在丰收节山西主场(阳泉)活动上,山西盂县农商银行紧扣金融热点,创新采用“场景化宣讲+互动式答疑+广覆盖传讯”的模式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工作,营造出“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浓厚氛围,共筑健康金融生态。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长期以来,金融机构聚焦“三农”重点领域,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种类,拓宽金融服务场景,以务实的金融举措助力丰产丰收。

秋风送爽,谷粟飘香。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也是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近日,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尼勒克县支行投放了首笔秋粮收购贷款1000万元,专项用于县域粮企开展玉米收购工作。据悉,该笔贷款是该支行今年投放的首笔秋粮收购贷款。

针对粮农现金结算繁琐、转账限额等痛点,邮储银行新疆伊犁州分行推出“行业智付通”结算工具,集成线上订单管理、批量转账、零手续费、高额度交易及多维度数据统计功能,操作界面简洁易懂,让收购资金流转更高效。“自从用了‘行业智付通’,不仅提高了结算效率,对账也更便捷了,大大节省人力成本。”察县堆依齐牛录乡的新疆联合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

考虑到越来越多“土特产”正走出“家门”、走向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擦亮“乡土名片”,让农民致富增收之路越走越宽。北京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创新打造“一区一品”金融服务模式,针对怀柔板栗、大兴西瓜、昌平草莓等特色种植产业量身定制多款“优农快贷”产品,有效解决了北京各区特色农业和“土特产”供、产、销各环节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累计为首都特色产业领域投放贷款近20亿元。

全周期守护助丰收

“早稻抢日,晚稻抢时”。适时收早稻,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为双晚稻争取足够的生长期。台风“韦帕”逼近之际,人保财险广东江门分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对重点产粮区域粮食收割情况全面排查,了解到台山全域仍有超千亩水稻尚未收割后,迅速部署通过“补贴促收”、提供应急抢收等防灾减损服务,对符合收割条件的400余亩水稻进行抢收,预计有效减少损失超过50万元。

同时,保险业也依托数智平台、无人机查勘等科技力量,将承保理赔“双精准”要求落实落细,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保险成为乡村振兴的“防火墙”和“安全网”。一方面,通过卫星遥感与田间巡查强化精细化承保查勘和灾情监测预警,提前指导农户做好预防性措施;另一方面,开通理赔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快速赔付,通过“保险+服务”,形成从风险防控到生产救助的闭环,全面筑牢农业防线,为丰收保驾护航。

丰收是金秋最美的底色,气象灾害和价格过低等问题却不时困扰着农民。现在,基于完全成本保险、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收入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的快速理赔、线上应急响应等产品服务,农民可以在丰收时获得更加稳定的收入。

一直以来,保险业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持续强化农业保险供给。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农险原保费收入为1091亿元,同比增长2.6%。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险业坚持将防灾减损作为提升服务质效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业保险从“灾后补偿”向“灾前预防+灾中干预+灾后理赔”全链条服务模式转变,为粮食稳产增收保驾护航。